翁同和的诗文

题许伯缄丈重游泮宫画册 其一

二许才名动都下,不应憔悴郑台州。硕宽堂集分明在,应向孙吴放一头。

翁同和朗读

道逢村叟询馀家事凄然有作 其一

温公五亩宅,汝亦屡经过。乔木今何在,吾生可奈何。

翁同和朗读

道逢村叟询馀家事凄然有作 其二

雀罗原见惯,葛帔亦人情。白发何村叟,能呼小子名。

翁同和朗读

疾亟口占

六十年中事,伤心到盖棺。不将两行泪,轻向汝曹弹。

翁同和朗读

小游仙 十首 其一

昨夜天书下九重,群仙都住蕊珠宫。文昌原属三能职,何事传宣南极翁。

翁同和朗读

小游仙 其二

细挹琼浆鍊紫霞,殷勤种得碧桃花。天风一夜都吹尽,却落寻常道士家。

翁同和朗读

小游仙 其四

雾阁云窗事渺冥,蛾眉无计学娉婷。姮娥毕竟人间样,怎比银河织女星。

翁同和朗读

出朝阳门次通州宿燕郊 其四

多病偏僧热,今朝又怯凉。秋阴含雨重,野树划沙长。

马矢煨茶苦,骡纲载果香。一餐吾隗汝,底事宿舂粮。

翁同和朗读

出朝阳门次通州宿燕郊 其一

出郭便轻快,轻车熟往还。微黄秋半叶,淡墨雨中山。

千锸深泥里,双桥落涨间。我行得高卧,毋乃太安闲。

翁同和朗读

出朝阳门次通州宿燕郊 其三

老矣真无用,归欤敢遂初。家风为政拙,举业读书疏。

文质从三变,荣枯集一虚。君看揭揭者,岂是古之车。

翁同和朗读

游秦氏林塘次汴生子禾韵

居然青雀系蓬门,旋觉轻桡雪浪喷。暗水过湖偏作态,好云罥树太无根。

入秋花似将归客,和韵诗难不著痕。便拟放舟东海去,胸中云梦已全吞。

翁同和朗读

次韵刘石香寄怀二首 其二

一沤一发一如来,处处圆明性地开。难得甘黄挛下泽,莫因寒拾钝天台。

尖风冷月无边相,瘦竹孤花未易才。山鸟不知吟啸事,看人开卷辄疑猜。

翁同和朗读

次韵刘石香寄怀二首 其一

平生六凿溷天游,文囿名场亦暂留。江上偶然馀一秃,世人犹自说三刘。

薄寒正蜡寻山屐,夜雨偏回泛剡舟。万众天涯同怅望,岂容宋玉独悲秋。

翁同和朗读

敬题纯庙御画石芝图

天上图书聚大罗,臣家缉颂首猗那。欲知圣藻超唐宋,不屑长笺斗颖波。

一骑送诗烦唱和,十年佚老自婆娑。从来忠孝流贻远,多少丰碑字已磨。

翁同和朗读

春申舟次偶成

春申浦畔子胥祠,正是山寒木落时。四裔竟将魑魅禦,寸衷尚有鬼神知。

老韩合传谁能辨,刘李同官莫漫疑。此去闭门深谷里,会须读易更言诗。

翁同和朗读

题冯尹平幽窖雪鸿画卷 其二

亭林奚事怒沉河,吴季从闻出塞歌。万里寻亲今有几,只身负骨痛如何。

完巢生死恩难报,题墓容衰事已多。两卷丹青皆血泪,勉承苦志莫蹉跎。

翁同和朗读

山居即事

岂是高人宅,居然竹树幽。家贫千卷在,野阔一窗收。

山卉浓如锦,湖船静似鸥。莫言腰脚胜,近已怯登楼。

翁同和朗读

定兴道中七夕同潘郑盦作

燕台回首树冥冥,尚见西山未了青。薄醉岂能消积痗,远游终是逐浮名。

风帘蝉翼知成梦,雨枕凫镫唤不醒。人事变更谁料得,涿州城下看双星。

翁同和朗读

和伯寅旒子韵

玉几惊承被冕旒,千艰万阨一时休。微躯甘做兰亭殉,清血徒凭杜宇流。

馈奠已更犹似梦,上书无术感言愁。麻鞋风雪桥山路,早有神光烛帝邱。

翁同和朗读

题冯尹平幽窖雪鸿画卷 其一

寂寂圜扉老画禅,朗官窃笑吏人怜。台乌知赦浑难信,笼鸟惊秋耿不眠。

挥洒默伤天壤大,弆藏分付子孙贤。皋陶祠下东头屋,记取连床读易年。

翁同和朗读

游西山见宝竹坡题名因书其后

衮衮中朝彦,何人第一流。苍茫万言疏,悱恻五湖舟。

直谏吾终敬,长贫尔岂愁。何时枫叶下,同醉万山秋。

翁同和朗读

简张季直

平生张季子,忠孝本诗书。每铢常忧国,无言亦起予。

雄才能敛抑,至计岂迂疏。一水分南北,怜君独荷锄。

翁同和朗读

题赵四体千文拓本

三体石经后,谁欤笔势雄。人知铁门限,我羡水晶宫。

名集留长庆,遗书付小同。青云无限路,拭目望飞鸿。

翁同和朗读

出朝阳门次通州宿燕郊 其二

苇壁添新薄,茅檐缀晚瓜。寻常小村落,珍重古田家。

谷贱非农病,钱荒有众哗。从来富强术,毕竟是桑麻。

翁同和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