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色脩脩覆石根,春风曾见长儿孙。清时好制虞庭乐,何事青青老故园。
书朱氏家藏墨竹。明代。王恭。 丛色脩脩覆石根,春风曾见长儿孙。清时好制虞庭乐,何事青青老故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关河令/清商怨 其二。宋代。赵师侠。 江头伊轧动柔橹。渐楚天欲暮。浩荡轻鸥,波间自容与。岸蓼汀苹无绪。更满目、潇疏江树。此意何穷,凭谁图画取。
送陈元达代祠补怛洛迦山。元代。黄溍。 天下名山小白花,鲸波帖帖度仙槎。函香秘宇祈灵贶,出节宸廷振使华。殿榜旧誇韦诞笔,锦衣重过买臣家。相门乔木殊无恙,万古清风碧海涯。
寄郑二侍御归新郑无碍寺所居。唐代。皇甫冉。 何事休官早,归来作郑人。云山随伴侣,伏腊见乡亲。南亩无三径,东林寄一身。谁当便静者,莫使甑生尘。
鹤林寺 其二。宋代。陈均。 竹绕高僧逢话处,花留仙者旧开枝。道身虚淡元无著,付与东风烂漫吹。
临江仙 秋江归隐图。明代。陈霆。 菰米炊香鲈入馔,吴淞景属三秋。长江潮上水云浮。好风如箭,天际送归舟。回首功名成一梦,归来松菊应羞。何人相候坐沙头。平林暝处,鸦背夕阳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