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焦山

水调歌头·焦山朗读

铁瓮古形势,相对立金焦。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远岫忽明晦,好景画难描。

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回头千载陈迹,痴绝倚亭皋。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安得身飞去,举手谢尘嚣。

译文

镇江城像铁翁一样,金山焦山隔江相对。万里长江向东流去,风吹浪涛。天边孤云来来去去,水边孤帆来来往往,水天相接,一片浩然景象远处峰峦忽明忽暗,如此美好的图画却难以描绘。

隋灭陈,宋与魏又隔江相望。在历史长空中,回想历史人物已神游物外了。只要水草边的鸥鹭,不管人世变迁,都在天空中翻飞。还争取什么呢,还是辞世归隐为好。

注释

焦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东,屹立长江中。

铁瓮:镇江古名铁瓮城,三国孙权建。

金焦:金山和焦山。二山对峙,俱屹立大江中。

晓吹:晨风。

岫(xiù):峰峦。

混隋陈:混:统一。这句说隋灭陈,南北统一。

分宋魏:南朝刘宋与鲜卑族拓跋氏的魏对峙。

孙:孙权。曹:曹操。

痴绝:指回想历代史事时想得出神。

一抹:形容轻微的痕迹。

举手:分别时的动作。

谢:告辞。

尘嚣(xiāo):指尘世。尘:尘世、人间。嚣:市集,做买卖的地方。

参考资料:

1、谢真元,陈忻.中国古代豪放词曲评注: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10:223

2、伍心铭.宋词三百首鉴赏:时事出版社,2004.12:469

水调歌头·焦山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

1、林力,肖剑.宋词鉴赏大典(上、中、下卷):长征出版社,1999.11:1539

  这是一首登临抒怀的词作。上片词人从“铁瓮”起笔,点出镇江城古来形胜的特点,并交代词人所在。次句聚焦“金焦”,写出金山、焦山东西相对的壮观之势。首二句写得概括、有力,渲染出一派磅礴之势。接着两句写夹在金山、焦山之间的江水:万里江流从东边滚滚而来,伴着晨风,卷起惊涛骇浪。“注”“卷”两字用力极大,突显江水浩大的声势,衬出山水相问的壮丽景致。“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三句中,“孤云”“孤帆”衬出江天、江水的浩渺;“来去”“上下”纵横交错,可知词人在游目骋怀,频频俯仰,可以想见其跳荡的神思;“天共水相邀”将水天相接的情境展现在人们眼前,这境界是非常开阔的。词人还没有看够山和水,“远岫忽明晦”的景致又映人眼帘,“忽”字体现出“明暗”的瞬间性,这刹那间的感官刺激又引起词人多少兴奋。“好景画难描”一句收束上片。词人上片全在写景,但仍觉自己未能将好景描画出来,可见焦山景色之美好。

  下片首三句“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词人从历史的角度,由近到远,写镇江古城的攻守征战,突显镇江古城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回头干载陈迹,痴绝倚亭皋”两句,词人从追溯历史中回到现实,他痴痴地倚立江边,不禁感慨万千。词人对古来枭雄无限神往,期望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一展宏图,可现实中却不是这样。词人满腹诗书,却官小权微,难受重用,大有怀才不遇之感,于是他不得不开解自己。“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词人艳羡江边鸥鹭能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飞翔,越飞越高,直飞到青霄之上,不管人间兴废。结尾两句由艳羡鸥鹭更进一步,词人想象自己能与鸥鹭同命,可以飞上天空,离开纷繁复杂的尘世,从侧面表现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壮志难酬的忧闷。

  全词融写景、怀古、抒情三者为一体,层次分明,语言纯熟,意境开阔,耐人寻味。

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吴潜朗读

猜你喜欢

凉风振林木,恻恻初寒动。肃客桃花源,张筵鸣玉洞。

落日照金樽,飞雪栖画栋。谈玄味妙理,谑笑杂微讽。

王人长年闲,柴户终日闭。虽云伴我懒,常有跋扈志。

端如在笼鹤,又若伏枥骥。举首望道路,久欲从此逝。

城北群山拥髻鬟,玉华峰影扑松关。春风满眼饶诗思,家在红亭白塔间。

宫宇璇题日月明,几经戎烬独峥嵘。

庭中欲问参天柏,一饷清风相伴行。

野客幽居何处寻,小园荒径似山林。雨足虾蟆何自喜,秋来蟋蟀竞悲吟。

丹青果实同时熟,红白荷花相映深。可怨幽兰老堂下,无端柔蔓上城阴。

故园好,最忆是恩波。月映涟漪天映水,霞翻菡萏露翻荷。

风景占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