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春色迷人恨正赊

浣溪沙·春色迷人恨正赊朗读

春色迷人恨正赊,可堪荡子不还家,细风轻露着梨花。

帘外有情双燕飏,槛前无力绿杨斜。小屏狂梦极天涯。

译文

春色迷人而愁怨却正长着,怎能忍受丈夫远游不归,和暖的春风吹拂,轻柔的雨露滋润,梨花盛开。

帘外的春燕似有情般相伴同飞,槛前的绿杨树无力地斜向一边,小屏风后只能空做着到天涯相随的梦。

注释

赊(shē):多。韦庄《出关》诗:“马嘶烟岸柳阴斜,东去关山路转赊。”恨正赊,即恨正长。

可堪:哪堪。荡子:指辞家远出、羁旅忘返的男子。

飏(yáng):轻轻地飞扬。

狂梦:荒诞之梦。一说即痴梦。《广雅·释诂》:“狂,痴也。”

浣溪沙·春色迷人恨正赊创作背景

  该篇词创作于五代时期,又传为冯延巳所作(见《阳春集》),但《花间集》、《全唐诗·附词》均作顾夐词,因此仍定为顾夐之作。

参考资料:

1、(后蜀)赵崇祚编选,花间集注评,凤凰出版社,2008.5,第187页

2、林兆祥编撰,唐宋花间廿四家词赏析,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06,第242页

  上片“春色迷人恨正赊”一句,起得出奇。“春色迷人”本应逗人喜爱,延之长久才好,因而每有叹惜春天“留不住”的诗词。可是此词却嫌恨它逗留人间的时间太长了,由“迷人”转而为“恨”,感情的落差似嫌太大,颇令人难以捉摸。但是紧接上一句“可堪荡子不还家?”以问作答,那原因再清楚不过了。这是少妇自问抑或问“荡子”抑或问别人,那无关紧要,总归她是在倾吐愁肠的来由:春色迷人,而荡子不在身边共赏,那闲愁怎能让人经受得了。又岂能不迁恨于惹她伤心的春色,嫌它漫长。

  “细风轻露著梨花”一句,是写景,也是写人写情。清晨,春风拂面而来,雪白的梨花上缀着晶莹的露珠,格外清新幽雅,却又不无冷清之感,给人以“梨花带雨”即少妇落泪的感受。这句寓情于景,写少妇面对春景伤心不语,潸然泪下,表现了思妇那孤苦纤弱的心。

  下片“帘外有情双燕飏,槛前无力绿杨斜”两句,是缘情写景。“有情”、“无力”相对而出,可见女主人公的心思不在乎赏春惜春,而在于寻求夫妻朝夕相伴的恩爱生活。在她看来,纵然是盎然滴翠的阶前杨柳,也以其无人伴赏而显得“无力”——黯然失色,毫无生机;只有象燕子那样结伴双飞,自由自在,才有情有意有乐趣。然而丈夫不在身边,眼前留给她的是一片索然。

  但是,少妇不甘心于这等寂寞闲愁,结句“小屏狂梦极天涯”,尽写出她执着的追求。写女子用“狂”字,似与身分不合,却恰能写出少妇那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急切心情,可知她定然能做出一个美梦。一句之中,“小屏”与“天涯”这样空间对比度极大的词语连用,也有极好的艺术效果。那屏后的少妇,为在梦中寻觅“荡子”,那怕到天涯海角,也无所顾及。纵然那里没有迷人春色,没有洁净的梨花,甚或没有双燕飞舞,没有杨柳依依,只要有他,便有情趣,有意义。于此可以看出女主人公对丈夫的钟情,对爱情的坚贞。前人认为此结句有“振起全片”之妙,此评宜哉。这首词缘情写景,起伏跌宕,错落有致,语言优美动人,比喻贴切,含蓄蕴藉,结句振起全篇,殊可玩味。

顾敻

[约公元九二八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无考,约后唐明宗天成中前后在世前蜀王建通正时,(公元九一六年)以小臣给事内庭。久之,擢茂州刺史。后蜀建国,敻又事孟知祥,累官至太尉。性好诙谐,仁前蜀时,见武官多拳勇之夫,遂作武举谍以讥刺他们,一时传笑。敻工词,作风间似温庭筠,今存五十五首(见花间集及唐五代词)。 ...

顾敻朗读

猜你喜欢

次第瞻山看水流,夜台中閟忆三秋。新松成行如人长,老鹤无言似我愁。

僧奉晨昏惟茗供,儿悲霜露只蘋羞。结庐终岁关心事,怊怅钟声出暝楼。

天然省悟,此一遇转增,清凉尤憬。定里铅汞结就,都缘壬逢丙。元初面目成琼颈。返照长生安静。速令归去,前程已许,久通坚永。好景。光传焕炳。见空外万门道,银霞齐整。渐渐近来,相接相迎,须臾顷。蓬莱路阐神仙境。有个金童邀请。谨持玉诏,亲教害风受领。

东北风吹大庾岭,西南日映小寒天。

云深露冷无人到,小径阴云翠欲迷。

吊罢神仙古时迹,乱峰影裹听猿啼。

风旌江木信漂浮,散策腾腾亦谬悠。未必萦回能擢胜,却疑平远解供愁。

年衰易感难留日,机尽应无不下鸥。渡口舟横晚潮急,一番佳意忆苏州。

霁景有谁同远望,秋怀无奈只悲歌。

云收远峤凝岚翠,雨歇空庭败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