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云门寺阁

宿云门寺阁朗读

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

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

画壁馀鸿雁,纱窗宿斗牛。

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

译文

云门寺坐落在东山脚下,山花在暮色中格外清幽。

悬灯见夕阳中千峰矗立,卷起帘幔想五湖的清秋。

古老壁画上只剩鸿雁在,纱窗上点缀着星宿斗牛。

怀疑地势高峻天路已近,在梦中和白云一起遨游。

注释

云门寺:在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县)境内的云门山(又名东山)上,始建于晋安帝时。云门寺阁:指云门寺内的阁楼。

香阁:指香烟缭绕的寺中阁楼。即云门寺阁,诗人夜宿之处。东山:云门山的别名。

象外:犹物外,物象之外。

千嶂(zhàng):千山、群山。嶂:像屏障一样陡峭的山峰。

卷(juǎn)幔(màn):卷起帐幕或帘子。五湖:太湖的别名。

画壁:绘有图画的墙壁。馀:留存。一作“飞”。

纱窗:糊有细密纱网的窗子。斗(dǒu)牛:指斗星宿和牛星宿,泛指天空中的星群。

天路:天上的路,通天的路。

参考资料:

1、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210-211

宿云门寺阁创作背景

  云门寺是一个隐居之地。梁代处士何胤、唐代名僧智永等都在寺里栖隐过。此寺是盛唐时期一个有名的隐居之地。盛唐文儒孙逖曾夜宿此寺,此诗即为诗人在旅途中夜宿寺阁有感而作,其具体作年未详。

参考资料:

1、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210-211

2、陈志明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371-372

  此诗一、二句以写意的笔法,勾勒出云门寺的一幅远景。首句点出云门寺的所在,次句写出寺的环境氛围。“香阁”二字,切合佛寺常年供香的特点。寺阁坐落在东山下,那儿地势高,云雾缭绕。时近傍晚,山花笼上了一层苍茫的暮色,似在烟霭之中。用“象外”去形容“幽”,是说其幽无比,超尘拔俗。一座幽静的佛寺便在邈远天际淡淡化出。两句于写景之中兼寓叙事:云门寺尚在远方,诗人此时还在投宿途中。

  三、四句所写,是到达宿处后凭窗远眺的景象。这两句对偶工稳,内蕴深厚,堪称是篇中的警策。“悬灯”、“卷幔”正是入夜时初到宿处的情状:点燃宿处油灯,卷起久垂的帷帘,观赏起窗外的夜色。诗人借悬灯写出夜色中壁立的千嶂,借卷幔写出想象中所见浩淼的太湖。山与水对比,纵与横映衬,意境极为优美。其实,在茫茫夜色中,纵然卷起窗帘或借助于所悬之灯,也是看不到千嶂奇景和五湖秋色的,这纯属想象之辞。诗人不为夜幕和斗室所限,而能逸兴遄飞,放笔天地,写出如此壮美的诗句,显示了诗人宽阔的胸怀。而且,这两句诗并非泛泛的写景抒情之笔。诗人以“悬灯”、“卷幔”表示投宿,又以“秋”与“夕”点出节令与时间,并以“千嶂”、“五湖”的高远气象表明所宿处的云门山寺的势派。

  五、六两句,紧承“悬灯”和“卷幔”,写卧床环顾时所见。可见这时诗人已经睡下,但一时还未成眠,便游目室内与窗外:墙上,因为年深日久,壁画的大部分已经剥落,只见到尚剩下的大雁;天空,闪烁的群星像是镶嵌在窗户上那样临近。画壁黯淡,足见佛寺之古老,正与诗人此时睡意昏昏的状态相接近;群星在窗口闪烁,像是引诱着诗人进入梦乡。两句分别写出云门寺“高”与“古”的特色。

  最后两句写入梦后的情景。终于,诗人坠入了沉沉的梦乡:“更疑”句直承“纱窗”句,因有斗牛临窗的情景,才引出云门寺地势高峻、犹如与天相近的联想,因而在夜间竟做起驾着白云凌空遨游的梦来。“疑”字用疑似的口气将似有若无的境界说出,朦胧恍惚,真有梦境之感。

  全诗八句,紧扣诗题,丝丝入扣,密合无间。诗人以时间为线索,依次叙述赴寺、入阁、睡下、入梦,写足“宿”字。又以空间为序,先从远处写全景,再从阁内写外景,最后写阁内所见;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环环相衔,首尾圆合,写尽云门寺的“高”与“古”。艺术结构上颇见匠心,体现了诗人从“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的审美追求。

孙逖

孙逖(696~761) 唐朝大臣、史学家,今东昌府区沙镇人。自幼能文,才思敏捷。曾任刑部侍郎、太子左庶子、少詹事等职。有作品《宿云门寺阁》《赠尚书右仆射》《晦日湖塘》等传世。 ...

孙逖朗读

猜你喜欢

仙山去天才一握,与山相高邹氏阁。

月波吹面寒欲冰,斗柄挂檐危不落。

正欲登临,何处好、登临眺望。君约我、今朝携酒,古台同上。风静秋郊浑似洗,碧空淡覆玻璃盎。夕照外、渺渺万遥山,开青嶂。龙山事,空追想。风流会,今安往。我劝君一杯,为君高唱。今日谋欢真雅胜,休辞痛饮葡萄浪。纵黄花、明日未凋零,非佳赏。

雨添溪水碧粼粼,夹岸人家柳色新。南国山川遥在眼,东风鱼鸟总知春。

连营插戟屯坚壁,骄马如龙踏软尘。上相倚楼频指顾,几多仁爱在斯民。

铁豸峨冠,真御史、不负清朝人物。标格冰壶涵玉树,文彩上腾奎壁。

骢马巡行,动摇山岳,长夏飞霜雪。大江西望,山川偏称英杰。

一性本为明,返为群物迷。

境净皆径山,心清即苕溪。

未忍歌归去,行当献子虚。自嗟渥洼种,垂耳服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