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暮春

望江南·暮春朗读

春已老,春服几时成。曲水浪低蕉叶稳,舞雩风软纻罗轻。酣咏乐升平。

微雨过,何处不催耕。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春色属芜菁。

展开阅读全文 ∨

望江南·暮春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暮春三月,与《望江南·超然台作》同时而稍后。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到了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有感作《望江南·超然台作》后又写下了此词。

参考资料:

1、朱靖华.苏轼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7:356-359

展开阅读全文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苏轼朗读

猜你喜欢

山中讲道当隆平,时人共说梁五经。诸生长年沐化雨,贱子独夜瞻文星。

石门天清一鹤远,玉笥云敛诸峰青。明年容我操几杖,拟乞文字留芳馨。

光气留文字,人皆傲骨推。常存违俗意,不独呕心才。

清职天胡靳,幽忧志可哀。双枝兰玉秀,济美卜将来。

雨过暮天南。高下青峦。小楼燕子话春寒。多少夕阳芳草地,雾掩烟漫。
别恨正相关。心上眉间。离歌一曲间悲欢。后夜月明何处梦,钟阜容山。

孤高齐帝右,潇洒晋亭峰。

十日春无一日晴,客堂沽酒莫辞倾。纸窗风信梨花雨,恼乱归心是此声。

禁木栖乌尽,城楼戍鼓催。瞑移中散驾,时接仲宣才。

道术吾全未,词场力拟回。清风广陵散,爱尔数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