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

采莲曲朗读
展开阅读全文 ∨

采莲曲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白居易出任杭州(公元822~824年)之时。此时,诗人远离上层政治集团的勾心斗角,沉醉在旖旎的江南风光和与友人的诗酒酬和之中,生活轻松、舒心。诗人无意间捕捉到一对年轻男女在荷塘上相遇的有趣一幕,随即创作了本诗。

参考资料:

1、朱易安,朱金城著,国学大讲堂 白居易诗集导读,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1,第13页

展开阅读全文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白居易朗读

猜你喜欢

果然高处不胜寒,金顶遥看大雪山。栏外天低红日小,此身已到白云端。

缥缈天南万里身,芙蓉秋水独相亲。龆年旧事浑惊骨,佳节深觥痛任真。

龙剑冶金三尺古,雁书黟墨几行新。春花开遍长安日,好折芳馨寄远人。

维旄茀蓠,在泽之湄。子来自燕,于以将睽。

维旄茀荟,在泽之涘。予之来邢,于以将贽。

巍巍公辅地,乃在城东隅。春风为惨淡,野鸟相招呼。

宋朝享祀配尼父,数百年来委残土。此心致主岂有他,学古无权空灭古。

辽海初生月,长城几度秋。夜吹羌管笛,风满戍亭楼。

紫塞斜银汉,青天澹玉钩。如何渭桥渡,止道似牵牛。

此别欲何往,未言归故林。行车新岁近,落日乱山深。

野店寒无客,风巢动有禽。潜知经目事,大半是愁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