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大入秦

送朱大入秦朗读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译文

朱大你要到长安去,我有宝剑可值千金。

现在我就把这宝剑解下来送给你,以表示我今生对你的友情。

注释

朱大:孟浩然的好友。

秦:指长安:

游人:游子或旅客,此诗指的是朱大。

五陵:地点在长安,唐朝的时候是贵族聚居的地方。

值千金:形容剑之名贵。值:价值。

脱:解下。

送朱大入秦创作背景

  孟浩然曾于公元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公元729年(开元十七年)至733年(开元二十一年)孟浩然再到吴越漫游。这首诗当作于游人五陵去。五陵”本为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都在长安,诗中用作长安的代称。

  首句“游人五陵去”“游人”,强调其浪游者的身份。“五陵”本为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都在长安,诗中用作长安的代称。京华之地,是游侠云集之处。“宝剑值千金”,惜别赠别乃知之所为这句诗本为曹植《名都篇》诗句,这里信手拈来,不仅强调宝剑本身的价值,而且有身无长物的意味。这样的赠品,将是无比珍贵,不可等闲视之。诗中写赠剑,有一个谁赠谁受的问题。从诗题看,本可顺理成章地理解为作者送朱大以剑。而从“宝剑”句紧接“游人”言之,似乎还可理解为朱大临行对作者留赠以剑。在送别时,虽然只能发生其中一种情况;但入诗时,诗人的著意唯在赠剑事本身,似乎已不太注重表明孰失孰得。这反而耐人寻想。

  千金之剑,分手脱赠,大有疏财重义的慷慨之风。不禁令人联想到一个著名的故事,那便是“延陵许剑”。《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受封延陵的吴国公子“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季札挂剑,其节义之心固然可敬,但毕竟已成一种遗憾。“分手脱相赠”,痛快淋漓。最后的“平生一片心”,语浅情深,似是赠剑时的赠言,又似赠剑本身的含义——即不赠言的赠言。只说“一片心”而不说一片什么心,妙在含浑。却更能激发人海阔天空的联想。那或是一片仗义之心,或是一片报国热情。总而言之,它表现了双方平素的仗义相期,令人咀嚼,转觉其味深长。浩然性格中也有豪放的一面。唐人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中称他“救患释纷,以立义表”,“交游之中,通脱倾盖,机警无匿”,《新唐书·文艺传》谓其“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那么,这首小诗所表现的慷慨激昂,也就不是偶然的了。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孟浩然朗读

猜你喜欢

数椽山水间,滩声杂泉响。展簟时一眠,梦境亦萧爽。

渐剪茅茨渐卓庵,图书成府亦潭潭。词坛悬帜多奔北,古路先驱作指南。

常有玉晨资赉十,未闻石户羡徵三。北来门外维舟惯,不为乘风利涉贪。

沃辔环天下,澄清今范滂。带牛奸破穴,问马智盈囊。

踰七春秋足,尊三爵德光。乡闾失耆旧,绋路送车忙。

张铉

萧萧江上雨,急点振林寒。把酒话今夕,临风怀古欢。

沧波秋已晚,红烛夜初残。我亦耽栖隐,蜗庐信可安。

栖真海口咏沧浪,枕石餐霞意激昂。盼望乘云归去久,惟留水色与山光。

秋暝松窗镫火虚,故人清宴子云庐。啼残林鸟空山静,落尽汀兰暮雨疏。

对酒尚吟《思旧赋》,论怀休拟《绝交书》。相逢尽是江潭侣,重向秋风问索居。